維思康生技有限公司
person
會員登入
list_alt
訂單查詢
local_mall
購物車
0
search
搜尋
search
關於維思康
立即訂購
促進代謝調節生理
防禦保衛滋補強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幫助入睡養顏美容
行動關鍵增強體力
熟齡對策青春樂活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醫療器材生活輔具
生活市集日常用品
醫藥保健資訊
三高與代謝症候群
老化與心血管疾病
內分泌與自律神經
自體免疫與腫瘤
鄒博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Facebook
Ig
Youtobe
Line
NEWS
最新消息
NEWS
最新消息
2024/07/16
阿茲海默症-大腦的糖尿病,血糖失控! 損害腦神經與記憶力
過去我們知道的糖尿病有分成兩種類型,也就是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而到近期有些學者提出了第三型糖尿病(type 3 Diabetes),而且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關係密切。
衛肯生醫編輯部
研究發現,腦內若是累積過多的神經纖維糾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及β-澱粉樣蛋白質班塊(plaques of β-amyloid proteins),是引發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但也有學者把阿茲海默症列為「第三型糖尿病」或是「大腦的糖尿病」,因為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胰島素功能異常還有血糖代謝不好,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
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係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病程緩慢,並且會導致患者認知功能逐步退化的疾病。患者會先忘記才剛發生的事,隨著病程發展,方向感、語言能力、情緒管理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都會一一退化直到死亡。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類的大腦主要仰賴血糖來保持正常運作,可是大腦不會自行合成或儲存醣類,腦內的血糖平衡只能靠胰島素來維持,所以糖尿病患者因為胰島素功能異常,容易發生以下幾種狀況:
1. 血糖過高的時候,多餘的糖份就會黏附在身體各個構造上,容易造成動脈硬化、中風等症狀,提高失智風險,但如果為了控制血糖,讓血糖一下子降得太低,認知功能也難以正常運作。
2. 大幅波動的血糖值會提高血體內氧化壓力,受到氧化壓力影響的細胞跟生鏽的鐵一樣脆弱,它們比正常細胞更容易發炎跟老化,曾有人在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顳葉、海馬迴以及前額葉,找到許多過度氧化的蛋白質。
是否服用抗糖尿病藥物的差異
韓國清洲大學的團隊從2002年起至2013年,透過全民健保資料庫(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 Database)檔案,分析以下兩群人口的服藥習慣,以及他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來探討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
已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的60歲以上人口,發病一年內即使用口服藥物(共44148人)。
已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的60歲以上人口,但從來沒有吃過口服藥物(共71991人)。
整體而言,有服藥的人口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明顯較低於另一群人,而使用超過一種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又比只吃特定藥的人還要低。可是因為抗糖尿病藥種類繁雜,目前的研究無法保證試吃哪幾種效果最好,在未經專家評估的情況下任意服用好幾種藥物,可能會造成反效果,然而我們並不確定原因。
為什麼這些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疑似可以降低失智機率?
目前多數科學家認為,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能幫助長者維持穩定的血糖值,同時降低大腦對胰島素的阻抗,使得血糖可以充分地被吸收運用,幫助大腦清除各種廢物(β-澱粉樣蛋白質班塊、神經纖維糾結、死亡細胞的殘留物等)。
不過全民健保資料庫只能反應長輩部分的用藥習慣,無法代表生活所有層面,所以研究結果的推論,可能受許多難以排除的混淆變項干擾,例如:生活壓力、飲食習慣、家庭經濟地位等。
研究指出,血糖水平略高於正常水平(糖尿病前期)的受試者每週運動五天,每次 30分鐘,長期之下減少了第二型糖尿病50%以上的風險,並且減輕5~7%的體重。
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食物
1.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 D I)為了預防阿茲海默症,在食物方面給予建議,攝取充足的魚、蔬菜、低GI水果、大豆。
2. 多吃低膽固醇、富含 D H A(二十二碳六烯酸)及E P A(二十碳五烯酸)的青魚類,特別是鯖魚、沙丁魚和秋刀魚。
3. 大豆製品中所含的營養素,有降低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功用。
4. 綠色蔬菜所含之維生素及植化素,都是抗氧化的營養素,可降低因自由基所造成的神經細胞損傷。另外,水果類、莓果類、海藻類、堅果類也都含有很好的抗氧化的營養素。
神經修復必備營養
人腦衰老與神經元丟失、樹突萎縮、突觸連接丟失、突觸密度降低、乙醯膽鹼和其它神經傳導物質合成減少、神經元膜脂質成分異常(尤其是膜上的磷脂脂絲氨酸含量降低和膜膽固醇含量增加)有關,神經元膜內的磷脂脂絲氨酸(PS)與膽固醇的比率降低會導致神經化學變化,導致細胞膜黏度增加,流動性降低使得酵素活性無法達到最佳化。
口服磷脂脂絲氨酸在人體中被有效吸收,進入血液中後可穿過血腦屏障,增加大腦的磷脂脂絲氨酸供應,透過補充PS (300 - 800 mg/天) 可被人體有效吸收,穿過血腦屏障,安全地減緩、停止或逆轉神經細胞的生化改變和結構退化。
補充維生素 B12 可以減輕與神經病變相關的疼痛,更少見的是,它可以幫助修復髓鞘,這是避免神經病變的關鍵。雖然B12 加速組織再生和改善神經功能的能力可能對某些人有所幫助,許多人沒有將 B12 用作神經病治療,而是將其用作預防措施,以避免可能成為永久性的損害。配合足夠劑量的 B 族維生素(B1、B6 與 B12),B1 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發炎水平,以及防止細胞損傷, B6 有助於維持神經末梢的覆蓋物,對於神經修復是不可或缺的營養。
Reference
[1] Glade, Michael J., and Kyl Smith. "Phosphatidylserine and the human brain." Nutrition 31.6 (2015): 781-786.
[2] Yang, Wenjia,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metformin use and vitamin B12 levels, anemia, and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diabetes 11.9 (2019): 729-743.
延伸閱讀
手麻腳麻?當心糖尿病、血管硬化之警訊!
糖尿病 皮膚癢 該如何緩解?
糖尿病重要營養,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B6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phone_in_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