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思康生技有限公司
person
會員登入
list_alt
訂單查詢
local_mall
購物車
0
search
搜尋
search
關於維思康
立即訂購
促進代謝調節生理
防禦保衛滋補強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幫助入睡養顏美容
行動關鍵增強體力
熟齡對策青春樂活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醫療器材生活輔具
生活市集日常用品
醫藥保健資訊
三高與代謝症候群
老化與心血管疾病
內分泌與自律神經
自體免疫與腫瘤
鄒博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Facebook
Ig
Youtobe
Line
NEWS
最新消息
NEWS
最新消息
2024/05/08
長期臥床 行動不便 如何預防褥瘡的發生? 發生褥瘡時該怎麼辦?
褥瘡(decubitus ulcers),也稱為壓瘡(pressure ulcer),是由於長期且持續對皮膚施加壓力而造成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由一位19世紀的法國醫生,Jean-Martin Charcot所發現,在那個年代,還不清楚褥瘡的發生原因及治療,Martin Charcot注意到長期臥床的患者,一旦背部、臀部和骶骨發生了潰爛壞死的褥瘡,在一段時間後就會死亡,因此他將這種傷口潰瘍命名為 「死亡前兆的褥瘡 decubitus ominous」。
為何會產生褥瘡?
當皮膚受壓,皮膚組織缺氧時,失去彈性和抵抗力,皮膚呈現脫水,造成皮膚細胞的壞死,形成傷口。
褥瘡的發生是複雜且多因素的,會受到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同時作用影響到傷口的進程
1. 外在因素:壓力、摩擦力、剪切力、濕度
2. 內部因素:發燒、營養不良、貧血和內皮功能障礙會加速褥瘡病變的進程
還有感覺喪失、局部和全身意識喪失、活動能力下降是導致褥瘡形成的重要原因,因為患者沒有意識到不適或是無法行動,因此無法變換姿勢緩解壓力。
容易發生褥瘡的部位
在骨頭突出的部分與脂肪較少的部分特別容易發生,由於壓迫造成血流阻礙而導致皮膚壞死
1. 仰躺:頭部側面或後腦杓、肩胛骨、尾椎、髖部、下背部、腳跟、腳踝
2. 側躺:股大轉子、膝外踝、足外踝
3. 坐姿:尾椎、臀部、肩胛骨、脊椎、腳跟
容易發生褥瘡的族群
褥瘡主要發生在長期臥床、行動不便、難以改變姿勢,或是有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長時間麻醉、脫水、營養不良、手術患者,只要兩小時不活動就足以形成褥瘡潰瘍。
褥瘡的預防
每隔2小時協助患者翻身1次,包括平躺、側臥或俯臥
發生褥瘡怎麼辦?
1. 評估營養情況:營養足夠才能加速傷口癒合
2. 治療感染:經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投以藥物或手術清創治療
3. 減輕壓力:要更頻繁協助病人翻身、變換姿勢,或使用減壓床墊。
在1941年就有相關的文獻探討,一名脊柱骨折的男子,因為長期臥床造成嚴重多發性褥瘡,在服用大劑量維生素 B1和 C 並結合富含所有維生素的飲食後獲得正面效果。
嚴重褥瘡深可見骨,然而,為什麼透過營養素可以獲得治癒?
營養缺乏和飲食攝入不足是發生壓瘡和傷口癒合受損的關鍵危險因素,營養不良會干擾免疫系統的功能、膠原蛋白的合成和拉伸強度。足夠水分的攝取,幫助身體進行水合作用在保護和修復皮膚完整性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脫水會擾亂細胞新陳代謝和傷口癒合,補充足夠的液體對於支持血液流向受傷組織並防止皮膚進一步破裂是必要的。
營養不良是一種能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不均衡的狀態。目前研究中有記錄到,對維生素 A、C 和 E 以及精氨酸和麩醯胺酸等胺基酸的需求增加,高蛋白口服營養補充劑可有效降低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25%,微量營養素(維生素 A、C 和鋅)是傷口癒合所需的營養。蛋白質對於保持正氮平衡(攝入大於排出)以及傷口癒合的所有階段(包括成纖維細胞增殖、膠原蛋白合成、血管生成和免疫功能),提供重要原料與功能性蛋白。
Reference
[1] McCormick, W. J. "The nutritional aspect of bedsores." Medical Record, New York 154 (1941): 389-391.
[2] Saghaleini, Seied Hadi, et al. "Pressure ulcer and nutrition." Indi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eer-reviewed,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Indian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2.4 (2018): 283.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phone_in_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