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10/19
換季不想被過敏、感冒打敗 如何做好營養強化



天氣變化時,人體其實要「重新調頻」——就像換季時電器要重新校正感應一樣。當氣溫、濕度、日照時間改變,體內的代謝、荷爾蒙分泌、自律神經與免疫系統都會跟著波動。營養素的角色,就在於協助身體維持穩定節奏。以下是天氣變化時最需要關注的營養群組與其生理意義。






一、維生素 B 群:能量與神經的雙重穩定器

氣候忽冷忽熱、睡眠不規律時,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上升,這會加速維生素 B 群的消耗。

B1(硫胺素):維持神經穩定與心肌能量代謝

B2、B3(核黃素、菸鹼酸):促進能量產生、減少疲勞

B6、B12、葉酸:支援紅血球產生與神經傳導平衡

若出現「容易煩躁、肩頸緊繃、手腳冰冷」等症狀,往往是 B 群不足的警訊。



二、維生素 C 與 E:抗氧化與免疫防線

天氣變化時常伴隨病毒與過敏原增多,氧化壓力也上升。

維生素 C 幫助白血球活化,促進膠原產生、強化黏膜屏障

維生素 E 則是脂溶性抗氧化劑,可穩定細胞膜、保護血管與皮膚

搭配攝取時,C 能再生氧化後的 E,兩者是協同作用的組合。



三、精胺酸與牛磺酸:血流與心血管調節

天氣轉冷時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加劇。

精胺酸(Arginine) 促進一氧化氮(NO)產生,使血管舒張、改善迴圈

牛磺酸(Taurine) 則有助穩定心律、調節交感神經

對於心血管較敏感的族群(例如中高齡或久坐族),這兩種胺基酸格外重要。



四、鋅與硒:免疫系統的微量元素守護者

鋅:維持鼻咽黏膜修復、促進免疫細胞成熟、減少感冒時間。

硒:作為抗氧化酵素(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核心元素,可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

換季時若容易喉嚨痛、口腔潰瘍或反覆感冒,很可能是這兩種礦物質攝取不足。



五、紅景天、冬蟲夏草、人參等適應原(Adaptogens)

所謂「適應原」是能幫助身體調節壓力反應的植物成分。

紅景天 提升能量代謝與抗疲勞能力

冬蟲夏草 有助於肺部氣化與免疫平衡

人參 穩定血糖與抗壓荷爾蒙波動

它們並非刺激性,而是幫身體恢復「平衡」的代謝節奏。



六、維生素 D 與鎂:情緒與免疫的穩定器

換季時日照減少,維生素 D 合成下降,容易出現情緒低落與免疫力下降
鎂則幫助維持神經放鬆與肌肉收縮平衡。D 與鎂的結合,有助睡眠與心律穩定。



七、綜合策略:協同調節而非單一補充

人體的營養運作並非孤立,而是彼此牽引。
天氣變化時最理想的補充策略,是讓代謝、血流、免疫與神經四個系統「同步協奏」:

B 群 → 啟動能量代謝

精胺酸 → 維持血流與心血管

紅景天 → 抗壓抗疲勞

鋅 → 修復黏膜與強化免疫

這樣的組合能在氣溫劇烈變動時,讓身體的應對系統不至於「過度反應」或「延遲修復」。




結語:穩定代謝,才能從容應對氣候的無常

氣候無常,人若穩定,便能順應。
換季時多數人關心穿衣、保濕、防曬,卻忽略了細胞內的「代謝氣候」。當營養充足且平衡,身體就能自行調節血流、體溫與免疫反應。

營養不是額外的防護罩,而是讓你的身體「學會自我調節」的關鍵工具。
無論冷熱變化、風雨交替,穩定的代謝節奏與完整的營養架構,就是你最強的防線。


了解更多健康問題或保健需求,點擊下方圖片,健康護照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