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思康生技有限公司
person
會員登入
list_alt
訂單查詢
local_mall
購物車
0
search
搜尋
search
關於維思康
立即訂購
促進代謝調節生理
防禦保衛滋補強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幫助入睡養顏美容
行動關鍵增強體力
熟齡對策青春樂活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醫療器材生活輔具
生活市集日常用品
醫藥保健資訊
三高與代謝症候群
老化與心血管疾病
內分泌與自律神經
自體免疫與腫瘤
鄒博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Facebook
Ig
Youtobe
Line
NEWS
最新消息
NEWS
最新消息
2024/05/01
太陽大! 防曬乳預防皮膚曬傷,您可能忽略了眼睛也需要防曬,紫外光造成眼睛疾病,不可被忽視
當日頭赤炎炎的時候,尤其在夏天,我們大多數人外出時都記得使用防曬乳來保護皮膚,然而除了皮膚之外,我們的靈魂之窗--眼睛,也是容易受到陽光傷害的器官,一樣很需要被保護。光線經由我們的眼睛,聚焦到視網膜上,刺激感光細胞形成神經衝動,最後經由視神經將訊號傳遞到大腦內,而產生影像。
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之外,還有紫外線(ultraviolet,UV),紫外線比起可見光攜帶更高的能量,高劑量暴露於紫外線會使得我們的眼睛受傷
。
什麼是紫外線?
紫外線不屬於可見光,波長較短,能量較高,這使得它們非常有害。
紫外線有三種類型:紫外線A (UVA)、紫外線B(UVB)、紫外線C(UVC)。
1. UVA(320-400 nm)
:UVA光線較接近可見光,紫外線中能量最低,較容易穿過角膜到達晶狀體和視網膜,過度暴露與白內障和黃斑部病變有關。
2. UVB(280-320 nm)
:能量比UVC稍低,部分被臭氧層過濾,但仍有一些到達眼睛造成損害。過度暴露於會導致角膜炎、雪盲症或是視力扭曲。
3. UVC(100–280 nm)
:紫外線中能量最高、對眼睛和皮膚危害最大的紫外線,但幸運的是,大氣中的臭氧層幾乎阻擋了所有UVC 射線。
如何保護我們的眼睛?
皮膚會藉由變紅、刺痛來提醒過度曝曬,但眼睛卻不會,不知不覺造成長期累積的傷害。導致眼部疾病如白內障和黃斑部病變。
配戴適合的太陽眼鏡就很重要
,預防以及保護眼睛直接照射到紫外線,選擇有延伸到眼睛外側的護邊更好,如此可以減少週邊紫外光反射進入眼睛的可能,保護眼睛的作用更好。
陰天也應該要戴著太陽眼鏡
一天當中,正午比其他時間有更強的紫外線,一個常見錯誤觀念是以為陰天就沒有紫外線。厚重的雲層可以過濾部份紫外線,但是無法完全阻擋。所以,若因此不做防護而長時間在互外活動,也是會受到紫外線傷害。
抗氧化物的補充
由於年齡的增加會減少抗氧化物質的形成,因此可以藉由
多攝取蔬菜與水果來補充抗氧化物,以達到保護眼睛的效果
。已有許多研究顯示,補充維生素與抗氧化物,如葉黃素、玉米黃素、蝦紅素、鋅、銅、維他命C及E,降低紫外線、藍光造成的氧化傷害,減輕眼睛發炎的程度,以預防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的風險。
蝦紅素降低白內障風險
白內障與眼睛抗氧化力不足有關,2021年發表於《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Nutrition》期刊的研究,對35個兩眼開過白內障手術患者,每日補充6 mg的蝦紅素,為期兩週,眼睛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提升、降低房水的自由基濃度。
葉黃素降低白內障風險
1999年 Beaver Dam Eye 發表的研究發現,與葉黃素攝入量最低的五分之一受試者相比,葉黃素攝入量最高的五分之一受試者發生白內障的風險降低了 50%
2012年一項針對芬蘭老年人的研究結果發現,其中血漿葉黃素濃度最高的受試者發生核性白內障的風險比最低的受試者低42%。
Reference:
[1] The effect of aging on the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astaxanthin in human aqueous humor.J Clin Biochem Nutr. 2021 Mar; 68(2): 169–172.
[2] Lyle B.J., Mares-Perlman J.A., Klein B.E., Klein R., Greger J.L. Antioxidant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s in the Beaver Dam Eye Study. Am. J. Epidemiol. 1999;149:801–809.
[3] Karppi J., Laukkanen J.A., Kurl S. Plasma lutein and zeaxanthin and the risk of 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 among the elderly Finnish population. Br. J. Nutr. 2012;108:148–154.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phone_in_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