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思康生技有限公司
person
會員登入
list_alt
訂單查詢
local_mall
購物車
0
search
搜尋
search
關於維思康
立即訂購
促進代謝調節生理
防禦保衛滋補強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幫助入睡養顏美容
行動關鍵增強體力
熟齡對策青春樂活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醫療器材生活輔具
生活市集日常用品
醫藥保健資訊
三高與代謝症候群
老化與心血管疾病
內分泌與自律神經
自體免疫與腫瘤
鄒博士
晶潤水亮光采有神
必需維生素礦物質
Facebook
Ig
Youtobe
Line
NEWS
最新消息
NEWS
最新消息
2024/01/03
類風濕關節炎如何自我評估? 類風濕因子是什麼? 早期免疫疾病如何鑑別?
如果經常出現關節疼痛,尤其在早上醒來的時間點,自覺關節僵硬、腫脹超過一個小時,還會伴隨著疲勞,或是低燒的現象,除了到骨科進行X光片的初步檢查,可能需進一步的抽血進行類風濕因子的自體免疫檢測,如果是類風溼關節炎造成的長期的發炎,可能會引起特定的關節變形,例如在手部造成天鵝頸變形 (Swan-neck deformity)。
抽血指數高,就是類風溼關節炎嗎?
類風濕因子常被用於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約有80%的成人類風濕關節可以被檢驗出來,但兒童比例較低。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什麼?
是血液中一種自體抗體,因在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血清中常被發現而得名,其抗原為自身之免疫球蛋白 IgG。高水平的類風濕因子(顯示陽性)與更嚴重的類風濕病的趨勢有關,除了可以表現關節疼痛的趨勢以外,還與類風濕性結節和類風濕性肺病相關。
還有哪些疾病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RF)高?
類風濕因子也存在於其它疾病的患者中,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乾燥症、傳染病,如傳染性肝炎、梅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寄生蟲和肺結核等。類風濕因子有時也可以存在於沒有疾病的正常個體中,在家庭成員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中更常見。
類風濕因子在很多疾病都可能發生,所以常被用來篩檢病患是否有風濕、自體免疫、感染、腫瘤疾病之一種檢驗。因此,對類風濕因素的精確解釋需要對患者的病史和醫療狀況有完整的了解。
類風濕因子可能會有哪些前兆?
臨床上如何判別類風濕關節炎,主要按照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的標準,若以下七項標準,符合四項(含),就有可能是
1.
晨醒關節僵硬
,而且僵硬不適的感覺超過1小時以上。
2.
三個或以上關節發炎
,且持續6週以上。
3.
手指關節發炎
,且持續6週以上。
4.
對稱性
關節發炎,且持續6週以上。
5. 在身體特定部位可摸到
皮下結節
(類風濕結節)。
6. 血清
類風濕因子
(一種自體抗體)呈陽性反應。
7. 關節的
X光檢查
存在病變。
到風濕免疫科抽血,有哪些數值需要注意
類風溼關節炎(RA)的診斷並不直接,因為沒有針對類風溼關節炎的單獨測試。通常需要進行全身的檢查,告訴醫療人員所有症狀很重要,不僅僅是自己認為重要的症狀,這將有助於做出正確的診斷。進一步需要驗血,主要針對三個因子
1. 紅細胞沉降率 (ESR): 有助於評估體內發炎狀況
2. C反應蛋白 (CRP): 另一種有助於測量發炎狀況的測試
3. 全血細胞計數: 可用於幫助排除導致目前症狀的其它可能原因,並提供總體健康狀況的指標 (例如貧血)
較高專一性的類風濕關節炎檢測
■ 類風濕因子: 正常範圍(或陰性測試結果)小於 14 IU/ml,任何值為 14 IU/ml 或以上的結果都被視為異常高、升高或陽性。只在7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身上出現。
■ 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ti-CCP): 如果呈現陽性,專一性可高達90%以上。
類風溼因子可以診斷骨關節炎嗎?
類風濕因子測試不可用於診斷骨關節炎
。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骨關節炎都影響關節,但它們是非常不同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響任何年齡的人,但通常發生在 40 至 60 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症狀可能來來去去,嚴重程度各不相同。骨關節炎是由關節隨著時間的推移磨損引起的,通常會影響 65 歲以上的成年人。
哪些關節炎容易跟類風濕關節炎搞混?
纖維肌痛
: 通常會感到「全身」疼痛,出現在各處肌肉和關節中,並且在檢查時
有多個壓痛點。也經常會有一定程度的清晨僵硬,經常出現睡眠不佳,伴有疲勞、情緒低落和頭痛
等症狀。
風濕性多肌痛
(PMR): 會導致肩膀和大腿的疼痛和僵硬,並且往往發生在 65 歲以上的人身上。它在女性中更常見,有時患有 RA 的長輩會出現類似的症狀,PMR 透過類固醇治療,劑量在幾個月內逐漸減少,通常可以在
一年半到兩年痊癒
。
病毒後關節炎
: 急性感染後,腳踝、手腕或膝蓋腫脹時,可能會非常疼痛。這通常會在幾週或幾個月內解決。一個判斷線索,可能與其他家庭成員或朋友,
大約在同一時間發生
,因為也受到病毒感染症狀的影響。
類風溼關節炎如何加強營養管理?
根據2021年瑞士伯爾尼大學進行的統計研究,在各種營養輔助中,富含
Omega-3的飲食
特別探討,此外像是地中海飲食、純素食飲食、生酮飲食等,也被用來評估對疼痛的影響,回顧了564篇文獻中,抗發炎飲食確實比一般飲食更能減少疼痛。
抗氧化物質的補充也可能有幫助,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造成活性氧形成增加、氧化壓力增大,2014年伊朗的一項針對40名RA 女性患者進行的研究中,每天補充抗氧化劑(50 μg 硒、8 mg 鋅、400 μg 維生素A、125 mg 維生素C 和40 mg 維生素E)可改善氧化壓力和疾病活動。
Reference
[1] Schönenberger, Katja A., et al. "Effect of anti-inflammatory diets on pai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ents 13.12 (2021): 4221.
[2] Jalili, Mahsa, et al. "Beneficial role of antioxidants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erythrocyte antioxidant parameter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7 (2014): 835.
*以上文獻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醫療指導*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phone_in_talk